盲沟一般敷设在需要排除地下渗水的场合,主要是:
① 要求较高的草坪排渗。如用于国际比赛或国内正式比赛的足球场地,若排水不好,场地水深达3 cm时将发生“漂球”现象影响比赛,因此需敷设盲沟,采取地面排水与地下渗流相结合的排水方式,及时排除雨水。
② 花园、草坪下有建筑物的场合。如屋顶花园,为了改善屋顶人工合成土壤的通气状况以及汇集、排除雨水,同时为了保证屋顶绝对不漏水,需设置渗水层及盲沟。在泉城广场的排水设计中,由于泉城广场的大面积花园、草坪下有地下建筑,因此其盲沟排水类型具有屋顶花园的特点。
③ 在地下水含量丰富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设置盲沟以排除地下渗水,保证工程质量。如公路路基排渗,在公路路基下设置盲沟,可将地面以下汇集流向路基的地下水排至路基范围以外,使路基保持干燥,不致因地下水成害。
2 盲沟敷设方式
盲沟的敷设有两种方式:
① 既铺设渗水层,又敷设盲沟。这种方式一般用于要求较高的绿地和正式比赛场地。一部分雨水沿粒径不同的渗水层流到底部的排水垫层,再流向盲沟。这里的盲沟一般采用暗沟或滤管。由于泉城广场的重要性,其绿地系统要求较高,故在泉城广场的盲沟设计中,采用了既设渗水层又设滤管的方式。
② 无渗水层只敷设盲沟。这里的盲沟一般采用填石沟,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对于草皮地面,由于无渗水层,盲沟又是间隔设置,可能造成腐殖土层水分不均匀,以致草皮生长也不均匀。因此,多用于要求不高的绿地系统和公路路基排水中。在盲沟的作法上,又可分为有滤管盲沟和无滤管盲沟。
盲沟的布置形式及密度一般视场地要求而定,通常以若干平行支沟集水,汇集到干管中,将水排到河渠或雨水系统中,平行支沟的间距尽量均匀,不应过大,一般10m左右。
3 盲沟的构造特点
① 渗水层的构造特点
在高标准绿地下设置渗水层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其次利于将水汇至盲管中。为此,渗水层应按反滤层布置,其构造要求是滤料整洁、级配合理、层次分明。滤料种类、粒径配比和层厚最好由地下渗流试验决定,测出草皮生长层物理指数和渗流系数。无试验条件时,一般可在绿地下采用如下作法:在草皮生长层下设置100 mm厚的Φ0.5~2 mm的粗砂,100 mm厚的Φ5~32 mm的石子,150 mm厚的Φ30~70 mm的卵石。另外,为了防止地下渗流带走草皮生长层——腐殖土中的养料,需设置过滤层。过滤层的材料应是既能透水又能过滤、经久耐用而又造价低廉的材料,一般可采用玻璃纤维布。
需要注意的是,在屋顶花园下渗水层的作法应注意选择轻质骨料。为了通气和排水,骨料间应有较大孔隙,又可减轻渗水层的自重,对楼盖承重有利。建筑陶粒是比较理想的材料,首先它比较轻,体积质量仅为砾石的1/3;其次陶粒是用粘土烧制而成,它的颗粒大小均匀,这就使得陶粒间的孔隙较大,利于通气、蓄水。许多屋顶花园,如美国加州太平洋电讯大楼屋顶花园、北京饭店贵宾楼屋顶花园均采用了陶粒作渗水层。另外,砾石子和焦渣也可用于渗水层,但必须注意级配合理。图1即泉城广场的盲管平面布置(局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