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173|回复: 4

[事件] 转:易搞错的工程常识和设计院怪现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专业界限
    在建筑工程领域,原先给排水(给水排水工程,核心是生活水处理供应)、暖通(供热、通风、暖气与空调工程,核心是安装施工部分)、动力(燃气与热能工程,核心是市政部分)、电气(电气与自动化工程,核心是城市电力供应)等四个本科专业笼统称为“建筑设备”。由于多数民用建筑不涉及动力专业,以及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时,将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划归为公用设备工程的三个专业,所以有时“建筑设备”不包括电气。而专科专业则名目繁多,甚至有高校大专阶段开“建筑设备工程”专业。
    “工程”狭义只指需要施工的学科,比如盖房、修路、架桥、挖洞等;有时甚至只指装修工程,比如“工程设计院”一般是只搞装修设计的设计院;“工程”广义指象建筑工程一样系统性很强的所有学科,比如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在“工程管理”中的“工程”按的是狭义概念,而“管理工程”中的“工程”按的是广义概念。
    目前美国只有近百个本科专业,俄罗斯只有七十多个,而我国原先有五百多个。几年前教育部合并为不到三百个本科专业,比如暖通和动力两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在教育部要求扩大学生专业面,和把自学时间留给学生的不断吆喝下,部分高校该专业甚至开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电气》等课程,而给排水专业也开了《采暖与通风空调工程》等课程。但开一门这样的专业课并不意味着暖通人就真懂建筑给排水,因为建筑给排水的教师教材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并且其基础课《水泵与水泵站》、《水力学》等等决不会开。所以近年有些暖通专业毕业生声称既懂给排水也懂电气,而许多年长的暖通工程师则不懂锅炉房和燃气设计,更不用说建筑给排水和消防了。
    由于建筑设计市场太大,并且衔接不便,国家不得不把五、六级(尤其六级)人防由人防资质、小区室外给排水由市政资质、小区中水处理由环保资质等划给建筑设计院的建筑资质,其他行业的也不用多说了,而这些内容自然而然就是建筑设计院的弱项。

二、专业称谓
    暖通在南方除了部分山区之外,没有采暖设计参数,所以专业名字有多种称谓。一般叫暖通,简写为“暖”,代号为”N”;也有的叫空调,简写为“空”,代号为”K”;还有认为,单纯通风简写为“风”,代号为“F’’;通风空调则简写为“通”,代号为“T”;也有人把它和给排水合叫做设备工程,简写为“设”,代号为“S”;甚至有把它单独简写为“设”的。这些说法各有来历,也都能说的过去。
    以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为代表的北方某些设计院,采取水暖专业一体的做法,曾建议注册暖通工程师涵盖给排水和动力专业,终因理屈词穷而作罢。在这后面令人尴尬的原因是,给排水的极高和暖通的极低就业率,虽然暖通主要学习的是安装施工的内容,但施工单位对于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两个专业就业的主要途径都是建筑设计单位。大家认为水暖不分家,偏偏教育部规定给排水的相近学科只有环境工程一个。
    个人认为大学本科专业的设置最终会和科研远离,而发展到与市场一致,建筑水暖动电会最终成为一个本科专业,以减少建筑设计中明显的扯皮、内耗和浪费,不少大设计院为避免这一点,对容易产生矛盾的给排水专业和暖通专业,已经实行了水暖一体。现在丙级设计院一般没有暖通和动力专业,并且水电一体。由于从业人员比建筑、结构少得多,且不是龙头专业,水、暖、电的劳动定额明显过少,与事实严重不符,但它与建筑、结构的工作量还是不可比拟的。
    水、暖、电的内容系统性很强,结构的内容准确性很强,而建筑师严格来讲不是工程师,尤其是做建筑方案的建筑师。建筑方案甚至与工程是对立的两类人,因为它需要的是想象与独特,而工程需要的是务实和规范。而设计所的老板要么是外行(或老板亲戚管事),要么是建筑方案师,这就要求他们突破定势思维,虽然这相当困难。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劳动定额的作用
    虽然劳动定额受到多方批评,但它仍然是确定各设计阶段、周期、工期、时间、各专业工比、设计取费、劳动量等的指导性文件。
    由于确定各专业工比涉及面太大,是招所有业内人士痛骂的事情,几乎没有一个人认为本专业所做的事情比规定的比例小,所以调整的次数很少且幅度很小。最近一次国家调整主要是由于结构软件的出现,大大减小了工作量,建筑与结构两专业作了有限的彼此消长而已。由于手工制图时代,电气专业图纸众多且劳动量大。但是电脑制图时代,其工作量已远小于给排水,在绝大多数设计院,给排水专业相对人数多并且忙。所以个别大设计院,对给排水专业给了一定工比照顾,但顶多与电气持平。
    再说现在的设计市场也非常不规范,除了政府项目,多数设计单位的设计费比国家规定低的离谱,设计的深度也比国标差得离谱。劳动定额普遍受到大设计院的尊重,但大设计院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内行人不知道有这个东西,更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至于去运用则更不用说。并且由于小设计院的人相当多没有学习能力和自学习惯,更没有大设计院的学术氛围,所以许多很重要的行规并不了解。小设计院领导会说,我对这些东西并不了解,不还是这样过来了么?在不规则的设计市场下,劳动定额显得有点守旧,并且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给排水与消防
    给排水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是专业合并时的重点保护对象,理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几乎所有课程都是它的基础,土建大类中的任何一个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结构、环境、力学、暖通、动力等都与它相关,所以大学里把给排水专业真正学好是不容易的。这是因为给排水包括建筑给排水、市政给排水、环保给排水这三个相互联系并不紧密的专业方向决定的。
    大设计院设备招工,一般电气专业三年经验就可胜任,而给排水则非要五年不可,因为给排水专业的强规较多并且变态(诸如室外水表要放在水表井里等根本不好执行)。同样因为给排水专业不少人犯贱自作孽,在该注意的地方不注意,在不该注意的地方非常细心,把施工技术员的活给包揽了不少,施工单位的人认为这图不错。所有给排水不用软件画图的人就是这种类型:因为诸如规范要求的喷淋不准估算等,不用软件一个车库至少要逐点算两周,而所有软件的卫生器具只有一个给水捕捉点,不会让你画的过于细,画的细也没有用处,因为卫生器具是甲方选型的,要按人家的说明书而不是你假定的类型去接,偏偏许多人在这方上面过于重视。
    消防是个含义不明确的概念。有时它包括建筑、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各自的相关部分,其中给排水是它的工艺专业即龙头专业(注意这时并不是建筑专业做龙头);有时它专指给排水的一部分;有时给排水只指生活给排水,它与给排水的其他部分并列;而有时它仅指给排水专业内消防部分的消火栓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直到四年前才有了消防工程师的职称类别,刚出现时叫消防水电工程师,包括给排水、电气等专业的各自相关部分,以及暖通、建筑等专业各自的少量部分。消防才以一个独立的专业出现。

五、职称与注册工程师
    虽然现在科技企业满天飞,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并不是什么科技行业,它只是一种科技成果转化行业,也就是说类似于律师,把法律或规范应用到具体实例中去。通过科学研究调查而制定规范才属于科研。设计院里需要的是熟读规范的人,也就是说需要注册工程师。至于规范为什么那样规定,规定的是否恰当,需要什么修改建议,这些需要开创型的工作,则是工程师或者是高级工程师研究的对象,从他们发表的论文表现出来。实行注册制度以来,工程师两方面的权力只是被削掉了一个,有人说将来职称会取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由于工程师评得太滥,许多工程师质量太差(比如我见过一个施工员想改行做设计,就花钱到国有大院评职称,因为那单位有高级职称直接评审权)。所以推出了注册制度,规定注册工程师取代工程师负责项目,并将大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直接授予注册工程师资质,而普通高级工程师可以承揽注册工程师的所有职责(盖章除外,因为他没有章)。不过注册师就那回事,我见过有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顺利通过,但做预算时竟然不知道如何下手的,考注册建筑师的画图考题竟是飞机场设计。如果我到设计院管招聘(设计院管招聘的却基本上都是外行),不管你什么注册不注册,高级不高级,先看看你有没有大院经历,把你的劳动成果拿出来看看,再试用一段遛遛,准保人尽其才。
    有不少人认为,注册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平级,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呼吁,国家应该下发这个文件规定。这简直是扯淡。实行强制注册制度以来,注册工程师炙手可热,在设计院里大家的心目中就被拔高了。注册工程师究其实还是工程师,与高级工程师不同类,就像大学助教(初级职称)与工程师(中级职称)一样,虽然不同类别,但相差一个档次,尤其许多大院的工程师都比普通的注册工程师强太多了。高级工程师属于副高职称,也就是说属于专家行列,没有人敢说注册工程师属于专家。
    至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它其实和“提高待遇”级、普通的高级工程师是高工内部有关工资待遇等的三个级别,但绝不是正式称谓,在正规的比如军工系列相对严肃的单位中,不会有教授级高工这种称呼的。高级工程师是工程师系列的最高称谓,有人戏称照这样发展下去,将来会有“院士级高级工程师”出现。就像人为的把大学教授封为“博导级”、“博士级”、“某主任级”等等五花八门的级别一样很别扭。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设计必须交流
    国际学界普遍认为,当一个新事物露出苗头的时候,东方人先考虑的是它可能带来的弊端,而西方人先考虑的则是它可能带来的好处。学者的推测是这与传统文化,和当前中国社会权力普遍掌握在老年人手里有关。
    大设计院已经普遍追赶世界潮流,建设内部高效局域网,实现无纸化办公。而小设计院则仅仅只是应用了“飞格传书”,不但无力实现现代化,甚至于不允许上网,与外界联系切断,说是怕耽误工作(骨子里是对员工的不信任,其实任何人都会遵守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的),我想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为人们喜欢打游戏而取消全国的网吧,尤其小设计院的人能力不强,还不允许与同学、老师、朋友交流(多数人不会轻易用自己手机打长途电话,而是用不花钱的网络联系的),自然对一些不确定的东西就在工作是只好想当然了。交流需要随时随地,有些领导在单位只搞一台电脑上网,在实际应用中只是扯淡。不交流就不会进步,而不进步在当代就意味着落后。
    谈到交流,只有交流才会有团队精神,才会有共同的神速进步,比如战斗英雄往往以集体的形式出现,除了个别天赋极好的之外,英雄往往来源于同一个单位,因为相同的进步文化熏陶,大家彼此交流经验教训导致。洛阳有个设计院多年雄居同行业榜首,似乎对于这个并不吸引人的内陆城市有点奇怪,因为内陆的市场狭小,人才也逐渐流失到沿海,其核心的成功原因仅是采用了按专业大类分所。
    绝大多数设计院是由很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所组成,各所单独结算自然互不联系,与设计院之间实际上是挂靠关系。你只要随便找几个要价便宜的人,每年或每项目交点管理费,就成了某著名设计院的一部分,拿这杆大旗去唬人,所以市场上出现了太多次品,并在事实上形成了众所周知的恶性循环。
    专业大类所虽然管理的难度更大,但是成果更多了。因为相近专业的人在一个大办公室里,几个(教授级)高工也坐在一起,相互之间询问、查资料、交流非常方便,大家都不傻,有什么个人心得体会,不用别人请客都会讲出来,因为你也需要人家的心得,一个人有了方向别人都帮忙,所以大家的成果都来的容易并且水平高。有什么需要,不用自己查半天书也找不到,只用问一下就行了。你想每人都有几项科研成果,单位发表了几篇论文,主编了几套书,出了几本行业规范,人家的图又相互学习交流而画的好,建设方不蜂拥着求人家设计才怪呢,设计收费不高才怪呢,设计费才占总造价多大比例啊。单位有钱了,因为是国营单位,发给职工的就多了,即便需要招聘高人也容易了,如此良性循环。拥有极其丰富人才的上海现代集团竟被人家从手里抢走一个又一个项目,看是奇怪其实必然。在深圳,筑博勉强算是一个缩微版,但把高手分割开了,高手之间倒不好交流。等等其他跟人家几十年积累的细致管理习惯相差很远。

七、相关设计需要
    不光电气的进管方向几乎都不能提供。报载陕西榆林市审图中心,对外地设计院做的给排水项目多数枪毙,电气图纸也受株连。因为太明显了,该市多数地区市政水压都超过八公斤,可直接送到二十层楼,而大家却纷纷做了水泵加压供水,既然不需要水泵,电气搞什么水泵动力和各层启泵按钮呢,去掉则要重新平衡各相负荷乃至调整大量设备等等非常麻烦(决不是想当然的把这一部分挖掉就行了)。设计师们其实出力不落好并且替人受过,建设方是设计院的上帝,设计院老板谁敢按照给排水设计师的要求,去坚持向甲方索要周围管网情况图和市政水压呢?虽然只要有土地证,他们就应该有,或者不用请客送礼,理直气壮去向有关部门索要。电气专业可以假定,给排水则必须明确。但至少在小设计院这些东西很少满足过,给排水只好按最不利情况假定已成习惯,考虑用泵给管网加压,需要多花多少冤枉钱啊,其实不知有多少项目是不必要这么麻烦和浪费的。
    就像磁悬浮在国外只是谈论,我国却敢于建了世上唯一的一段这种铁路,赔的呲牙咧嘴一样。冰蓄冷空调是近年来国外热议的做法,说是夜里制冷储存起来,白天释放来用。深圳华强北建了一座没过一个月就报废,重新设计施工改为传统形式(冰蓄冷的机房比普通的大一倍多故可行)。我钻研过多时,发觉就像机械立体停车位一样,这玩意儿只是纸上谈兵者提出的理想概念,国外即便有成功的例子,也与人家财力雄厚(这系统多几样高技术的大东西,贵得离谱),机械水平高(国内现在还生产不出成套设备,国内机械制造和安装工艺还在人家二战水平),施工难度大且技术要求高有关(国内的差不多工人太多了)。你想转化储存时有一个效率,储存过程中有一个效率,储存释放有一个效率,三个效率相乘才是实际效率,绝不是他忽悠的仅一个百分之七八十的效率,而是三个此数相乘,并且他说的此数也是理想状态,而设计最忌讳中间环节太多。年前我曾参加建设部节能中心的发布会,最近国内出了种省掉冷却塔的主机,叫直接蒸发冷却机组,它集传统风冷和水冷系统的优点于一身,省掉了冷却塔的两个转化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能效比,也降低了造价。不过这种产品在目前这混乱的市场上,恐怕二十年后才能象目前流行百余年的水冷和风冷系统一样深入人心。袁隆平被申报四次才勉强评为工程院院士,而中科院院士到现在还没有评上,却被评审更苛刻的美国科学院吸收为院士:怪现象太多了。
    现在VRV空调在中国满天飞,以致全球各大空调公司把中国作为VRV主战场,就是设计院等不负责任的体现。VRV又叫变频空调,并不是中央空调系统,只是把分体式空调的室外机装倒了一起,因为室外机采用了特殊的变频器,所以价格极为昂贵,尤其重要的是,它的能效比非常小,VRV的出现是因为许多老旧项目改造,没法安装室外分体机,更无法改造成中央空调,或者别墅等过多室外机(相连有不少管道和滴水等)影响美观才不考虑造价而采用,或是超高层的上区因为中央空调循环半径过大而不稳定才无奈采用:VRV在国外用的很少。
    VRV与分体空调的较量除了室外机少这个优点外,大缺点是无新鲜空气补充、造价高、衰减大(与分体空调一样,室内、外机必须同高度、距离短,否则冷量大打折扣,因为他们都用同种易挥发的介质,而中央空调的介质是相当稳定的水)。中央空调取代分体空调(包括VRV)是因为有新风而舒适、大项目(深圳测算一般是40个房间以上)的经济性这两大原因。但是VRV在中国反攻倒算,其原因无怪乎是两个:一是图纸非常容易出,设计院(南方很多设计院没有设置空调专业)甚至不用出图,让厂家随便一画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二是这东西因为昂贵且不太适合容易被拒绝,猫腻较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0: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想当然与瞎指挥
    提到厨房可以不设地漏,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提出想当然的各种理由,好像他比你更懂给排水,或者你在骗他,而不是去查一下相关资料再说话。竟有建筑师认为,屋面雨水排放、建筑隔水层、地下室排水走向、甚至地漏布置等跟水沾点边的东西是给排水专业的事情,把本专业的东西推给别人。听到不止一个人说室外给排水就几条线而已,心想要是给水只把够量的水送到地方就行,那管网不经过平差,水中余氯完了,水压不够了,水管出问题大面积倒霉,闹病、消防和断水时人家会要你负责的,因为这一切有规范规定,但不知者是无畏的。人们没有团队精神,缺乏相互信任,外行批评内行简直太常见了。
    受封建思想影响,国人有太强烈的官帝意识,世界公认中国的官太象官了。因为西方的平等观念经过几百年已经深入人心,人们潜意识地追求平等,主张尊重人和合作。国人潜意识地追求特权而不尊重人,比如小孩在幼儿园就开始比老爹的富裕和权力。所以西方的老板能与技术人员协作,相信下属而相对人尽其才。而中国普遍存在老板怀疑下属,想控制而非尊重下属,恨不得员工是自己的一部分,从而外行强行指挥内行。所以中国虽然拥有最勤劳最聪明的人民,在世界上只能打工和造假。除了有限的几个领域外,都落后于西方半个世纪,比如人家七十多年前就有了航母,虽然现在和原先的航母已经不太一样,但中国航母还有技术问题困扰。
    内行高人都知道,发电机房和高低压配电间用水喷雾灭火非常经济便利,甚至国家下文推广。但笔者曾打电话到消防局,人家当即想当然地训斥水怎么能灭油火呢?因为内行懂得多,知道太多的规范类设计要求。外行才是最聪明,最想当然而理不直但气壮的。

九、设计单位的本质
    现在甲级设计院竟然多如牛毛,光深圳就有一百多家,还不包括共用一个设计院名义出图的众多设计所,这些设计所除共用出图章外,相互没有任何联系,绝大多数甲级设计单位实际上远远不合格。如果你到一个设计院,里面没有3个以上注册建筑师和3个以上注册工程师,26个(8建筑8结构10设备)以上专业技术骨干(工程师职称必须工作十年以上才算,所以这些人一般都不年轻),每人15平方米以上的办公面积,最小的专业(一般是暖通专业)不到3个人在位(设计院起码要求),就可以肯定它不符合条件。尤其在南方,要保证小专业暖通3人不闲,则一般要其他专业100人以上都忙着。
    如果他说还有人在其他地方、或其他办公室、或在工地,这一般都是瞎扯。为方便交流,建筑方案师有可能在另外一个办公室里,但工程师和建筑师一般都在一个大办公室里,除非他有几百号人;工地只是偶尔去一次,每次一般不超过五人;而其他地方的分院其实与这里没有关系。
    刚到深圳的时候,有朋友向我介绍行情:全国都这样,现在很多甲级院是怎么申报的呢?去大设计院给注册师掏钱买两个图章,就是你注册到我这个单位。当然大设计院不会不放,因为一个单位一个专业要一个章就行了,人家要的是人,人在我这里,就是注册师在我这里,于是形成了大量的注册师分身术现象。事实上大多甲级小院没有注册建筑师(最重要的注册师)在位(要么老板是),因为这种人身价最高。而申报时找到对路人,把资料和钱一交,人家自然会替你打通各路神仙的。资质到手后,自然会有人请求挂靠,挂靠得多了,自己就成了大设计院。那万一赔本可怎办?把资质卖掉就行了,并不是人人都有门路搞到资质的,由于设计事故越来越多,资质越来越难批,这资质售价就越来越高。
    随便招一个西方人,或给一个国外设计院交点钱,就说和人家联营或是国际性设计院,甚至说是人家的中国分部等等;往往连一个西方人也没有,与西方设计院也没联系,当然更没有西方项目,只是起一个洋味很足的名字,就号称“国际性设计院”。按规定外国设计院不能承担中国项目,所以说既挂外国牌子又挂中国牌子的单位来路不正,只是利用了投资方崇洋的心理罢了。
    如果你自豪地宣布,我的项目是请某某著名设计院设计的,人家(往往不知道是哪一个所,或是图便宜到他那里盖章)曾经设计过某某著名工程,那你往往就受骗了。单位里多数是毛头人物,如果偶有一两个老人,往往不是设计师,而是从工厂或施工单位半路出家的。你只管放心,设计出来再烂的图纸也会过关,当然要改几个太明显的小错了。审图公司放水的原因一是设计院与甲方接触多,怕惹恼人家而丢了以后赚钱的路子;二是审图已经市场化,市场化限制了审图的吃卡拿要现象,也造成了许多审图师的质量严重不符,审错不时出现;三是再有经验的审图也代替不了画图,审图再仔细也发现不了多数错误,以致现在设计监理(监督设计过程)的概念提得很响;四是审图公司多数已经被搞定了,有钱的设计院攻关各审图师,没钱的攻关审图公司领导,你想许多审图师的薪金已远低于某些设计师,他们傻么?他们灰色收入高的很。当然有的大审图公司非常霸道,仍在吃卡拿要。现行规范、规程、地方规定才是审图依据,审图依据就像现行法律和条例一样,是非常严密的,因为全世界不计其数的工程师都在不断发表论文提意见而完善它。他却不注明你违反何条,说我认为的就是依据,我画图能力不比你强人家信么……当然绝大多数设计院和审图公司是坚持原则的,这一点党和人民相信。
    设计院的核心工作应该是施工图,但设计院的核心工作实际不是施工图,而是集中人力物力去投标。比如设计院老板忙着让多家效果图公司来搞,出一些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为把项目搞到手,投标文件越来越漂亮。只要项目到我手,就不愁搞不下来。我就让他们按保险的安全的来搞,又不是我而是投资方多花冤枉钱,即便出事了也是保险公司承担责任(尤其外行的看法),于是为了图面美观,竟有不允许工程师纠正错误的。至少你想有多少效果图上有椰树,可全国有几片地区能种椰子?最聪明的温州人在本地就有两百多家设计单位,因为开设计所本小利大,谁都知道施工图做好了,牌子就会竖起来,但在激烈竞争下,设计院都管不了那么多。

十、设计必须实现职业化
    员工认为“这么便宜但麻烦的活他都接”、“这个老板太过分了”几乎天天存在于每个设计院中,几乎没有一个设计院的多数员工对老板是基本满意的。“你不会动动脑子?去这样这样画!”“这些人工作太不积极了!”几乎天天存在于每个设计院中,几乎没有设计院老板对多数员工满意。员工难以体会老板的难处,经常考虑老板的事情,从而不能不消极工作;老板经常考虑员工的工作,恨不得员工是自己可操纵的机械,从而更加瞎指挥。这种严酷的角色错位不停地削弱单位,造成相互猜疑,浪费精力,破坏分工合作,甚至以员工终于忍受不了而逐个辞职,单位再逐个招聘为特色,团队精神无从谈起。有人甚至说,中国根本就没有团队精神。
    人家说国内的企业家全是农民,也不可能不是农民,因为中国的农民文化太发达,大家不当农民只有几十年,而西方是几百年。农民的特征是什么?是目光短浅,所以企业生产假冒伪造、不守信用、拖欠工资、刻薄员工。而设计项目需要很长周期,设计师需要积累经验熟悉任务,设计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各自的习惯,但把这些方法习惯杂糅在一起,产品就是隐患辈出的。
    设计师最讨厌的就是“擦屁股”,对别人的项目加以改造。可惜专业负责人或设计院领导非让你擦他们或别人的屁股,这些事是不算产值当然也没法算产值但非常麻烦的,就只好勉强裱糊一番,不情愿而应付出来的东西绝对是差东西。而员工在单位根本没有归属感,因为没有哪个设计院肯和员工签订多年合同的,员工所有人的收入加起来不到老板一个人收入的几分之一,员工就只会把项目当作单位(就是老板)的项目。员工很清楚他们是给别人赚钱是养老板,而不是老板 “我养你们……”。让他们为别人的项目而呕心沥血是不可能的,尤其还要面临老板的瞎指挥甚至臭骂。
    什么时候中国设计怪状结束?就是和外国比如日本(日本的企业数量比中国多得多,但贫富差距小于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一样,老板和员工的收入差距并不悬殊的时候,老板愿意和员工签订长期甚至终身合同而让职工有归属感的时候,老板不再目光短浅而看的长远比如重视施工图的时候,老板不再瞎指挥而尊重部下从而人人角色分明的时候……,就是中国实现法律面前真正平等而职业化的时候。
    建筑工程设计该职业化最高,但偏偏是职业化最差的行业,跳槽极为严重。建筑设计因为周期长,别人不可能完全接替项目,尤其应该以人为本,但现在的市场确是以单位为本;设计院尤其大院的人应以技术为本,而现在是以人际关系为本;设计院里老板的亲戚管理后勤服务,地位比设计师高得多;设计怪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老板,因为老板在想方设法少发点钱,他们潜意识地把员工当作了敌人,和员工之间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敌我关系。而搞设计的工程师可以说是当今社会上最老实的人,但绝不是傻瓜。就像画家一样,对自己的项目没有人不认真,自己的作品莫不像自己生出来的儿子一样。但关键是现在畸形的专制无法让他们尽心去做事,满心的恼火让他们不可能去尽心做事。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设计师越来越农民工化。为什么王安被微软取代?华人仅占千分之五,美国的经验智慧却装在华人的脑袋里?因为中国的老板和美国的老板,中国的环境和美国的环境天壤之别。某知名社会学家痛惜:中国决不缺乏比尔•盖茨,但中国文化却决不会出现微软等高效率公司!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请设计院搞的项目总是被施工单位骂,既然被骂干脆图偏宜找了里面几个工程师私下搞,而拿另单位盖章,不料他们公认是清晰无错的好图。我说当然了,原先工程师是给他们并不喜欢的老板干,他们才能拿几个钱啊,明年还在不在这个单位啊;现在是给自己干,这就足够了。况且老板能不能继续从你这里接活跟他们无关,而他们则希望你能继续给他们活干。人还是那些人,设计并不是高难度的东西,用心和不能用心则是天壤之别。
    因为相对于多数混饭吃的人,我把设计当作事业,也正因为如此,我钻研设计乃至于钻研其他专业的设计,因为有良心,我甘冒天下之大不玮,写出批判流行论调的各种文章。在北方一个拥有建筑、市政、人防、环保、化工、轻纺、电子等九项甲级资质的一流大院里奋斗过多年的年轻人,但在深圳看到许多倚老卖老的工程师,很多想做好但外部条件不允许你做好的项目,各方严重的内耗和浪费,味同嚼蜡而感触颇多,遂出上文。
发表于 2010-1-21 13: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 浙ICP备17050246号-1 )

GMT+8, 2024-11-23 21:16 , Processed in 0.07146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