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42|回复: 1

[经验总结] 生活水箱的消毒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3 09: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强)
3.3.1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水塔的设置应防止污废水、雨水 等非饮用水渗入和污染,应釆取保证储水不变质、不冻结的措 施,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水塔应釆用独立结构 形式.不得利用建筑物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及 顶盖。与消防用水水池(箱)并列设置时.应有各自独立的池 (箱)壁。
2  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内,不得有化粪池、 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生活饮用水水 池(箱)周围2m内不得有污水管和污染物。
3  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生活饮用水池(箱)的上方。
4  生活饮用水池(箱)、水塔人孔应密闭并设锁具,通气 管、溢流管应有防止生物进入水池(箱)的措施。
5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水塔应设置消毒设施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生活给水系统储水设备的卫生安全性能要求。水池、水箱、水塔等是生活饮用水系统二次供水用于储存、调节和直接供水的重要设施,其材质、衬砌材料和内壁涂料应无毒无害,不影响水的感观性状,符合卫生标准,并应耐腐蚀、易清洗。其设置应保证储水不受污染,不结冰,水质不变质。构筑物内生活饮用水水池(箱),采用独立结构形式,不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作为水池(箱)的壁板、底板和顶盖,应设置在无污染、不结冻、通风良好并维修方便的专用房间内,室外设置的水池(箱)及管道应有防冻、隔热措施。一般防冻的做法有:生活饮用水水池(箱)间采暖;水池(箱)、水塔做防冻保温层。单体建筑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单独设置,不与消防水池合建;建筑物内的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及生活给水设施,不应设置于与厕所、垃圾间、污(废)水泵房、污(废)水处理机房及其他污染源毗邻的房间内;其上层不应有上述用房及浴室、盥洗室、厨房、洗衣房和其他产生污染源的房间。水箱周围2m以内无污水管和污染物;埋地式生活饮用水池周围10m以内无化粪池、污水处理构筑物、渗水井、垃圾堆放点等污染源。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进、出水管的设置不应使水池(箱)内形成滞水区,溢、泄流管、通气管的设置均不能污染水质;水池(箱)应具有防投毒和生物进入的安全防护措施;人孔应密闭并加锁。水箱的容积设计不得超过用户48h的用水量。
为确保供水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水池(箱)要配置消毒设施,可采用紫外线消毒器、紫外光催化氧化消毒器、臭氧发生器和水箱自洁消毒器等安全可靠的消毒设备,其设计和安装使用要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3.3.20(原强)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应设置消毒装置
【条文说明】为防止生活饮用水水池(箱)水质二次污染,强调加强管理,并设置水消毒处理装置。根据物业管理水平选择水箱的消毒方式,应首选物理消毒方式,如紫外线消毒等,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40。消毒装置一般可设置于终端直接供水的水池(箱),也可以在水池(箱)的出水管上设置消毒装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过期
3.2.13(非强)  当生活饮用水水池(箱)内的贮水48h内不能得到更新时,应设置水消毒处理装置
【条文说明】水池(箱)内的水停留时间超过48h,一般被认为水中的余氯已挥发完了,故应进行再消毒。本规范与现行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的要求一致。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2012(2022-1001日 废止
3.6.7 (原强)生活饮用水的水池(箱)应配置消毒设施,供水设施在交付使用前必须清洗和消毒。
【条文说明】生活饮用水池(箱)中的储水直接与空气接触,在使用中储水在水池(箱)中将停留一定的时间而受到污染,为确保供水的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水池(箱)要配置消毒设施。可采用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和水箱自洁消毒器等安全可靠的消毒设备,其设计和安装使用要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生活饮用的供水设施包括水池(箱)、水泵、阀门、压力水容器、供水管道等。供水设施在交付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经有关资质认证机构取样化验,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5.3 设施须有安装消毒器的位置,有条件的单位设施应设有消毒器


《二次供水消毒设备选用及安装》14S104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25-2-27 1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
6 游泳池及娱乐休闲设施水系统设计
6.4.7 臭氧发生器间、次氯酸钠发生器和盐氯发生器间应设置检测臭氧、氯泄漏的安全报警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16》5.11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水源、城市杂用水、绿地灌溉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和地下水回灌用水等为污水再生利用途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

《GB 55020-2021》3.3
《GB 50013-2018》9.10
《建筑与工业给水排水系统安全评价标准GB 51188-2016》16.4.9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17
14.1.2 池水循环净化处理设备机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2 消毒设备与加药间、化学药品库、配电和控制间应有独立的分隔和进排风系统。

14.1.5 臭氧发生器间、次氯酸钠发生器间和盐氯发生器间应有下列安全装置:
1 臭氧发生器房间应在位于该设备水平距离1.0m内,不低于地面上0.3m且不超过设备高度的墙壁上设置臭氧气体浓度检测传感报警器1个;
2 次氢酸钠发生器房间应设置下列安全报警装置:
1)每20m应在位于设备水平距离1.0m 内、不应低于顶板下0.5m高度的墙壁上设置氢气浓度检测传感报警器1个,且发生器产生的氢气应以独立的管道引至室外排入大气,并采取防止风压倒灌入室内的措施;
2)每20m*应在位于设备水平距离1.0m内、不低于地面上0.3m且不超过地面之上0.5m高度的墙壁上设置氯

6.2.4(强)  臭氧的投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负压方式投加在水过滤器滤后的循环水中;
  2. 应采用全自动控制投加系统,并应与循环水泵联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 浙ICP备17050246号-1 )

GMT+8, 2025-4-4 05:54 , Processed in 0.06925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