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8|回复: 1

[经验总结] 排水管管道布置和静音隔音要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5 12: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排水管管道布置的相关要求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强)
4.3.6(强)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下列场所:
  1  卧室、客房、病房和宿舍等人员居住的房间
  2  生活饮用水池(箱)上方;
  3  食堂厨房和饮食业厨房的主副食操作、烹调、备餐、主 副食库房的上方;
  4  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方。
【条文说明】本条对限制排水管道穿越的场所作了规定,包括生活排水、排水通气管道和雨水管道。目的是防止生活饮用水水质因排水管道渗漏、结露滴漏而受到污染。防止排水横管可能渗漏,或受厨房湿热空气影响,管外表易结露滴水,造成污染食品的安全卫生事故发生。防止排水管噪声对住宅的卧室、旅馆的客房、医院病房、宿舍等安静要求高的空间部位的环境影响。遇水燃烧物质系指凡是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可燃气体温度猛升到自燃点,从而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都称为遇水燃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按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强烈程度及其危害的大小,划分为两个级别。一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速度快,能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热量大,极易引起自燃或爆炸。如锂、钠、钾、铷、锶、铯、钡等金属及其氢化物等。二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的速度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也比较少,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需要有水源接触,才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钙、氢化铝、硼氢化钾、锌粉等。在实际生产、储存与使用中,将遇水燃烧物质都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在储存危险品的仓库设计中,应避免将排水管道布置在上述危险品堆放区域的上方。

《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强)
6.1.4 与卧室相邻的卫生间内,排水立管不应贴邻与卧室共用的墙体,且应采取隔声包覆处理措施。上层卫生间排水时,在室内测得的排水噪声等效声级不应大于33dB。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3.6.14 管道井尺寸应根据管道数量、管径、间距、排列方式、维修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和结构形式等确定。需进人维修管道的管井,维修人员的工作通道净宽度不宜小于0.6m。管道井应每层设外开检修门。管道井的井壁和检修门的耐火极限和管道井的竖向防火隔断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4.4.2(原强) 排水管道不得穿越下列场所:
    1 卧室、客房、病房和宿舍等人员居住的房间
    2 生活饮用水池(箱)上方;
    3 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4 食堂厨房和饮食业厨房的主副食操作、烹调和备餐的上方。
【条文说明】 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 住宅的卧室、旅馆的客房、医院病房、宿舍等是卫生、安静要求最高的空间部位。排水管道、通气管不得穿越卧室空间任何部位包括卧室内壁柜、吊顶室内埋地管道不受本条制约
    2 本款规定的目的是防止生活饮用水水质因生活排水管道渗漏、结露滴漏而受到污染。
    3 本款中的遇水燃烧物质系指凡是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可燃气体温度猛升到自燃点,从而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都称为遇水燃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按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反应的强烈程度及危害的大小,划分为两个级别。
    一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速度快,能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热量大,极易引起自燃或爆炸,如锂、钠、钾、铷、锶、铯、钡等金属及其氢化物等。
    二级遇水燃烧物质,与水或酸反应时的速度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也比较少,产生的可燃气体,一般需要有水源接触,才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钙、氢化铝、硼氢化钾、锌粉等。
    在实际生产、储存与使用中,将遇水燃烧物质都归为甲类火灾危险品。在储存危险品的仓库设计中,应避免将排水管道布置在上述危险品堆放区域的上方。
    4 排水横管可能渗漏和受厨房湿热空气影响,管外表易结露滴水,造成污染食品的安全卫生事故。因此,在设计方案阶段就应该与建筑专业协调,避免上层用水器具、设备机房布置在厨房间的主副食操作、烹调、备餐的上方。

5.2.20 居住建筑设置雨水内排水系统时,除敞开式阳台外应设在公共部位的管道井内。
【条文说明】 本条引用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有关条文,规定目的是避免屋面雨水管道设置在套内时产生噪声扰民,或雨水管道损漏造成财产损失。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链接
4  住宅建筑
4.3.5 当厨房、卫生间与卧室、起居室(厅)相邻时,厨房、卫生间内的管道、设备等有可能传声的物体,不宜设在厨房、卫生间与卧室、起居室(厅)之间的隔墙上。对固定于墙上且可能引起传声的管道等物件,应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措施。主卧室内卫生间的排水管道宜做隔声包覆处理。
7 旅馆建筑
7.1.1 旅馆建筑各房间内的噪声级,应符合表7.1.1的规定。

7.3.2 客房及客房楼的隔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客房之间的送风和排气管道,应采取消声处理措施,相邻客房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满足本规范表7.2.2的规定。
  2  旅馆建筑内的电梯间,高层旅馆的加压泵、水箱间及其他产生噪声的房间,不应与需要安静的客房、会议室、多用途大厅等毗邻,更不应设置在这些房间的上部。确需设置于这些房间的上部时,应采取有效的隔振降噪措施
  3  走廊两侧配置客房时,相对房间的门宜错开布置。走廊内宜采用铺设地毯、安装吸声吊顶等吸声处理措施,吊顶所用吸声材料的降噪系数(NRC)不应小于0.40。
  4  相邻客房卫生间的隔墙,应与上层楼板紧密接触,不留缝隙。相邻客房隔墙上的所有电气插座、配电箱或其他嵌入墙里对墙体构造造成损伤的配套构件,不宜背对背布置,宜相互错开,并应对损伤墙体所开的洞(槽)有相应的封堵措施。
  5  客房隔墙或楼板与玻璃幕墙之间的缝隙应使用有相应隔声性能的材料封堵,以保证整个隔墙或楼板的隔声性能满足标准要求。在设计玻璃幕墙时应为此预留条件。
  6  当相邻客房橱柜采用“背靠背”布置,两个橱柜应使用满足隔声标准要求的墙体隔开。


滨州《排水管在居住房间过道处穿越》滨图审技函2021-22号内容
(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第 4.4.2 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二)满足以下条件时,我中心将通过审查;
1 、洗涤盆的排水横管在楼板以上敷设,仅排水立管在过道处穿越。
2、设计说明中应明确要求排水立管做隔声包覆处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第 4.3.5。
3 、若采用全装修设计时,应考虑在排水立管检查口处设置检修口。
(三)当采用"局部下沉楼板"的方式时,我中心将直接通过审查 。
(四)当采用设置门的方式处理时,我中心将在审查意见中询问其可行性,并建议修改设计,设计单位可自行决定是否修改。当设计单位决定不修改时,可回复"维持原设计"。
(五)本提示函适用于客房、病房、宿舍(含公寓)等 非住宅类居住房间。对于住宅类居住房间,排水横管、排水立管均不得穿越

《2021年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指导》苏建函设〔2022〕105号
8 公寓式酒店:1.门口的洗涤槽排水立管就近放置,用100厚砖墙包封,排水横管设置在洗涤盆下部橱柜内,2.卫生间排水管穿越衣帽间空间(柜体内)是否可以算满足建给4.4.2条。
: 1.此类平面布局的公寓式酒店,排水横支管可采取微降板同层方式接入管井排水立管;也可增设排水立管敷设在不小于100厚砖墙管窿内,且需对管道加设隔音包裹措施;管窿宜设置在短走道内,尽量远离床位区域。
2.排水横管从下层穿越衣帽间(柜体内),不满足《建水标准》4.4.2条。
3.排水管道井需在外走道设置检修口或检修门。

7、 住宅客厅和封闭阳台之间没有隔断,生活排水立管能否穿越客厅?或者需要采取什么措施,上次有一个审查工程是要求设计把生活排水立管采用防噪、防水隔墙包封,并且四周至少有一侧是靠外墙。
:首先宜要求建筑专业对客厅和阳台间进行隔断处理,排水立管不得穿越客厅;特殊情况难以隔断时,排水立管应设置在阳台区域,并敷设在不小于100厚砖墙管窿内,且需对管道加设隔音包裹措施

《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08J931,
5页,7 空气声隔声标准
12~22页,内隔墙隔声(轻型墙体、石膏板墙、石膏砌块墙...)

 楼主| 发表于 2025-3-6 19: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排水管管道静音隔音的相关要求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强)
2.1.3 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限值及适用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外部噪声源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限值应符合表2.1.3的规定;
1743562738420.png
注:1 当建筑位于2类、3类、4类声环境功能区时,噪声限值可放宽5dB;
           2 夜间噪声限值应为夜间8h连续测得的等效声级LAeq,8h;
           3 当1h等效声级LAeq,1h能代表整个时段噪声水平时,测量时段可为1h。

    2 噪声限值应为关闭门窗状态下的限值;
    3 昼间时段应为6:00~22:00时,夜间时段应为22:00~次日6:00时。当昼间、夜间的划分当地另有规定时,应按其规定。

2.1.4 建筑物内部建筑设备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image.png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建筑设备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限值。各种使用功能房间的典型实例同第2.1.3条,其中人员密集的公共空间,指如医院入口大厅、候诊厅、铁路候车大厅、机场候机大厅等场所。对于不同类型建筑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采取不同的降噪措施,例如:对于各类风机沿通风管道传播的噪声,应通过消声设计来降低其产生的噪声干扰;对于建筑设备产生振动随结构传播产生的结构噪声,应通过隔振设计来降低其产生的噪声干扰。对于有些设备或机房噪声,可能需要采用吸声、消声、隔声与隔振等综合降噪处理才能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本条规定的是建筑物内部的所有建筑设备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限值,是建筑设备通过各种传声途径(含空气声传播、撞击声传播、结构声传播)传播至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的噪声总和。测量时,应排除建筑物外部噪声的干扰,可以通过改变测量时段,关闭其他声源,提高外围护结构隔声能力等来降低其他噪声的干扰。
    建筑设备通过建筑结构传播的结构噪声通常呈低频窄带特性,其主要对住宅建筑使用者夜间睡眠产生影响,不具备通用性,应在相应项目规范中进行规定,因此本规范未规定建筑设备结构噪声限值。

《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强)
6.1 声环境
6.1.1 住宅建筑内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及空调室外机或新风机组传播至卧室、起居室内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不应大于表6.1.1规定的限值。
bb1cf85dc843d1de7d72f024e48c9dbd_10-250401115550218.jpg

6.1.2 住宅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卧室分户墙及分户楼板两侧房间之间的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DnT,w+C)不应小于50dB;其他分户墙及分户楼板两侧房间之间的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之 和(DnT,w+C)不应小于48dB。
    2 卧室、起居室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65dB。

6.1.3 住宅外墙、外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外墙的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w+Ctr)不应小于45dB。
    2 临街住宅建筑朝交通干线侧卧室外门窗的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w+Ctr)不应小于35dB;其他外门窗的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w+Ctr)不应小于30dB。

6.1.4 与卧室相邻的卫生间内,排水立管不应贴邻与卧室共用的墙体,且应采取隔声包覆处理措施。上层卫生间排水时,在室内测得的排水噪声等效声级不应大于33dB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7.3.1(原强) 卧室、起居室(厅)内噪声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昼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 45dB;
  2 夜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 37dB;
  3 起居室(厅)的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45dB。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4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4. 住宅建筑
4.1.1  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噪声级,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1743562000015.png

4.1.2  高要求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噪声级,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1743562038376.png
住宅室内允许噪声级标准,是对住宅楼内、外噪声源在住宅卧室、起居室(厅)产生的噪声的总体控制要求。本规范对住宅户内其他房间的允许噪声级暂不作规定。
【条文说明】4.1.1~4.1.2住宅的室内允许噪声级按安静程度划分为两个档次的标准,以适应不同标准的建筑。其中4.1.1条的标准是所有住宅都要达到的最低要求标准,4.1.2条是住宅噪声控制的高要求标准,供高标准住宅设计使用。
    住宅室内噪声的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见本规范附录A。
    修编的主要依据:参考了国内外对住宅噪声反应的调研成果以及相关噪声标准指南,并考虑与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协调性和标准的可操作性。
    为了确定住宅的允许噪声级,曾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地进行过大量测量调查。从北京120个住户的测量调查资料看,当室内昼间噪声级在45dB(A)以下时,有95%以上的住户觉得可以接受。其他地区的调查结论也基本接近。另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年承担的噪声委托检测工作的统计资料,住宅室内夜间噪声在40dB(A)左右时,住户的意见比较大,普遍反映噪声影响睡眠休息。
    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专家组对噪声与烦恼程度、语言交流、信息提取、睡眠干扰等关系的调查以及对噪声传递的研究,该组织发表了噪声限值指南。1999年版的环境噪声指南中有关住宅室内噪声的指导限值见表1。
    日本集合住宅居室噪声标准设为三级,昼间指标值分别为35dB(A)、40dB(A)和45dB(A),夜间指标值比昼间低10dB
1743562267785.png
    英国标准BS 8233中的住宅室内噪声设计指南值为:起居室,30dB(A)~40dB(A);卧室,夜间:30dB(A)~35dB(A)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将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五种类型,分别规定了各类区域的室外环境噪声限值,见表2。
6f08ff268cb190504b67d4c1ae904825_1646033245-1.jpg
    大量的实测调查表明, 住宅在开窗的情况下,噪声由室外到室内有10dB左右的衰减量。对于处于0类和1类区域中的住宅,若环境噪声达标,住宅室内噪声级在开窗时也能满足第4.1.1条要求。 但是,当住宅处于其他类区域时,尽管环境噪声达到GB3096标准,在开窗时室内噪声级也未必能满足第4.1.1条的要求,尤其是交通干线两侧的住宅“开窗”状态下难以满足第4.1.1条的噪声级要求。

    室内噪声不仅和住宅建筑所处的声功能区、周围噪声源的情况有关,而且和建筑物本身的隔声设计密切相关。目前对交通干线两侧的住宅所采取的简单有效的防噪措施是安装隔声窗,保证在关窗状态下室内安静。
    因此,根据我国住宅外部环境噪声的实际状况,结合我国的技术经济条件,本规范规定了住宅在关窗状态下的室内允许噪声级。
    本次修订将住宅允许噪声级由原规范(GBJ 118—88)的三级标准调整为两级,相应指标数值也作了调整。本规范与原规范住宅允许噪声级对照表见表3。
1743562605729.png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
4.1.12 在民用建筑中,当排水管道水流噪声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隔声措施。
【条文说明】国外对住宅噪声控制在35dB以下。超过时应采用管壁缠绕隔声材料通常可缠绕厚度为35mm玻璃纤维后再包5mm~8mm的消声卷材,这一措施能有效吸收高频和低频的噪声,是简单易行的方法。根据我国实际应用情况考证,立管布置在管窿内,管窿的墙体采用100mm~120mm砖块砌成时,降噪作用显著,现在城市住宅建筑标准已明确规定,对明露的排水立管要求砌筑管窿暗设。

《建筑排水聚丙烯静音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404-2015
4.1.8  在民用建筑中,当建筑排水聚丙烯静音管道水流噪声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0或《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要求时,应采取隔声措施。
【条文说明】国外对住宅噪声控制在35dB以下。超过时应采用管壁缠绕隔声材料,通常可缠绕厚度为35mm玻璃纤维后再包5mm~8mm的消声卷材,这一措施能有效吸收高频和低频的噪声,是简单易行的方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考证,立管布置在管窿内,管窿的墙体采用100mm~200mm砖块砌成时,降噪作用显著。

《上海建筑同层排水系统技术应用标准》DG-TJ08-2314-2020
3.1.3  同层排水系统的隔声降噪设计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的相关规定。
【条文说明】自推广建筑排水塑料管以来,本市对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如无特殊使用要求规定全部采用排水塑料管。由于排水塑料管道的水流噪声偏大,排水时易对室内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用户对此诟病普遍。同层排水的器具排水管、排水横支管不穿越楼板,有利于减弱下层空间的排水噪声。对于隔声要求严格的场所,可根据其隔声性能和环境质量要求确定是否采用隔声降噪措施。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对排水管道和室内声环境有相应规定,如:卫生洁具坐便器排污管道应进行减噪设计;废水立管、污水立管应暗敷;管道不宜设置在靠近与卧室贴邻的内墙;室内允许噪声级:卧室昼间不应大于45dB(A),夜间不应大于37dB(A);起居室不应大于45dB(A);等等。德国标准DIN4109规定建筑物隔音对噪声控制为用水装置噪声小于或等于30dB(A)(卧室、起居室)。排水系统的隔声可采用管道消声、空气隔声和结构隔声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排水管材降噪,可采用建筑排水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建筑排水聚丙烯静音管道、HDPE消声排水管等可降低噪声的管材及管件。塑料排水管道的减噪设计,可以采用在管道外壁包覆吸声隔声材料的方式,通常可缠绕厚度35mm玻璃纤维后再包5mm~8mm的消声卷材也可以在管道外壁缠绕消声垫,如此能有效吸收高频和低频的噪声,是简单易行的方法。空气隔声是指采用隔声效果好的墙体(实心墙、夹层轻质墙、有泡沫塑料的隔声墙);管窿内侧相邻梁侧面应贴附岩棉等可以吸收排水噪声并能够减少其声音反射的软性材料。结构隔声是指对于卫生器具与结构连接部位及墙体间,可采取卫生器具支架与结构连接部位衬垫消音材料;墙体装饰材料与卫生器具支架结合面衬垫消音材料;管道穿墙或楼板部位包缠消音材料,并将消音材料两端延伸至墙体或楼板两侧各20mm~50mm。消音材料应具有质量轻、环保、阻燃自熄性及安装方便等特点。此外,设置器具通气管也可进一步降低水流噪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 浙ICP备17050246号-1 )

GMT+8, 2025-4-4 05:54 , Processed in 0.08037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