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回复: 0

[经验总结] 水泵吸水管,如何避免气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2 18: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5.1.13 离心式消防水泵吸水管、出水管和阀门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强)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
2(原强)消防水泵吸水管布置应避免形成气囊
  3(原强)一组消防水泵应设不少于两条的输水干管与消防给水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输水管检修时,其余输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
  4(原强)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 600mm ,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 200mm ;
  5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上应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但当设置暗杆阀门时应设有开启刻度和标志;当管径超过 DN300 时,宜设置电动阀门 ;
  6  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明杆闸阀;当采用蝶阀时,应带有自锁装置;当管径大于 DN300 时,宜设置电动阀门 ;
  7  消防水泵吸水管的直径小于 DN250 时,其流速宜为 1.0m/s ~ 1.2m/s ;直径大于 DN250 时,宜为 1.2m/s ~ 1.6m/s ;
  8  消防水泵出水管的直径小于 DN250 时,其流速宜为 1.5m/s ~ 2.0m/s ;直径大于 DN250 时,宜为 2.0m/s ~ 2.5m/s ;
  9  吸水井的布置应满足井内水流顺畅、流速均匀、不产生涡漩的要求,并应便于安装施工 ;
  10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出水管道穿越外墙时,应采用防水套管;当穿越墙体和楼板时,应符合本规范第 12.3.19 条第 5 款的要求 ;
  11 消防水泵的吸水管穿越消防水池时,应采用柔性套管;采用刚性防水套管时应在水泵吸水管上设置柔性接头,且管径不应大于 DN150 。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图示》15S909
1741767318906.png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与设计手册2010-11》 黄晓家,姜文源主编 ,175~176页
1741767688629.png
3.当每台水泵单独从水池吸水有困难时,可采用单独从吸水总管上自灌吸水,吸水总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吸水总管伸人水池的引水管不宜少于两条,当一条引水管发生故障时,其余引水管应能通过全部设计流量。每条引水管上应设阀门。
注:水池有独立的两个及以上分格,每格有一条引水管,可视为有两条以上引水管。
  (2)引水管应设向下的喇叭口,喇叭口的设置应符合前述的相应规定,但喇叭口低于水池最低水位的距离不宜小于 0.3m。
  (3)吸水总管内的流速应小于1.2m/s。
  (4)水泵吸水管与吸水总管的连接,应采用管顶平接,或高出管顶连接。此举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将吸水总管内析出的空气抽出,避免因空气的过多积聚而导致水泵振动和气蚀,影响正常运行和缩短使用寿命。问题的关键是,当有些水泵不常运行时,采用管顶平接,或高出管顶连接,其作用就匪夷所思了。
而且,采用管顶平接,有时候会受到场地限制。当水泵吸水管管径小于吸水总管的管径(大多数情况如此)时,需要增加一个甚至两个(差距太大时)心异径管,安装尺寸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遇到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措施:常用泵管顶平接(尽量在吸水总管最高点处),其他泵管中对接;或将吸水总管最高点处的一台常用泵垫高,从吸水总管上部接出;或干脆将最小的一台小泵改为管道泵,从吸水总管上部吸水;或将吸水总管压低,设在管沟内,水泵吸水管均从吸水总管上部接出。当水池内水位不可能低于吸水总管时,则更简单,在吸水总管的高点加一排气管即可,水泵吸水管可管中对接。排气管顶部应高出水池内最高水位200mm,排气管底部应低于水池内最低水位不少于200mm。前述儿种接法具体见图2.9-4。;
4、当水泵不能自灌吸水时,可设引水罐(自吸罐),见图2.9-5。初次灌水启动后,可保持长期自灌运行。当注水管上的阀门关闭不严时应及时更换、维修,以避免引水罐内进气,引起气蚀。此时并不影响水泵的自灌吸水启动,因为此时充其量不过是引水管内的存水流失,跟初次启动时--样。
5.自吸式水泵以及水池最低水位计的运行安装高度,应根据当地大气压力、最高水温时的饱和蒸汽压、水泵的气蚀余量和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经计算确定,并应有不小于0.3m 的安全余量。
1741767964865.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 浙ICP备17050246号-1 )

GMT+8, 2025-4-4 05:59 , Processed in 0.07855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