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45|回复: 3

[经验总结]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1 22: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版本【2017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4.6  给水排水
4.6.1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心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器材表、计算书。


4.6.2 图纸目录。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4.6.3 设计总说明。
1 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简述。
a)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方案设计)文件(注叫文号);
b)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
c)本专业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d)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条件或设计依据的市政条件;
e)建筑和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和有关资料。
2)工程概况。内容同初步设计;
3)设计范围。同初步设计;
4)给排水系统概况。主要的技术指标(如最高日用水量、平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小时热水用水量及耗热捷、循环冷却水量,各消防系统的设计参数及消防总用水量等)、控制方法;有大型的净化处理厂(站)或复杂的工艺流程时,还应有运转和操作说明;
5)说明主要设备、器材、器材,阀门等的选型;
6)说明管道敷设、设备、管道基础,管道支币吊架及支座(滑动、固定),管道支墩、管道伸缩器,管道、设备的防腐蚀、防冻和防结露、保温,系统工作
压力,管道、设备的试压和冲洗等;
7)说明节水、节能、减排等技术要求;
8)凡不能用图示表达的施工要求,均应以设计说明表述;
9)有特殊需要说明的可分列在有关图纸上。
2 图例。

4.6.4 建筑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 绘制各建筑物的外形、名称、位置、标高、道路及其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坡向.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2 绘制全部给排水管网及构筑物的位置(或坐标、或定位尺寸);构筑物的主要尺寸及详图索引号。
3 对较复杂工程,应将给水、排水(雨水、污废水)总平面图分开绘制,以便于施工(简单工程可绘在一张图上)。
4 给水管注明管径、埋设深度或敷没的标高,宜标注管道长度,并绘制节点图,注明节点结构,闸门井、消火栓井、消防水泵接合器井等尺寸、编号及引用祥图(—般工程给水管线可不绘节点图)。
5 排水管标注检查井编号和水流坡向,并标注管道接口处市政管网的位置、标高、管径、水流坡向。

4.6.5 室外排水管道高枉农或纵断而图。
1 排水管道绘制高程表,将排水管道的检音井编号、井距、管径、坡度、设计地面标高,管内底标高、管道埋深等写在表内。
简单的工程,可将上述内容(管道埋深除外)直接标注在平面图上,不列表。
2 对地形复杂的排水管道以及管道交叉较多的给排水管道,宜绘制管道纵断面图,图中应表示出检查井编号、井距、管径、坡度、设计地面标高、管道标高(给水管道标注管中心,排水管道标注管内底)、管道埋深、管材,接口型式、管道基础、管道平面示意,并标出交叉管的管径、位置、标高;纵断面图比例宜为竖向1:100(或l:50,1:200),横向1:500(或与总平面图的比例一致)。

4.6.6 水源取水工程总平而图,绘出地表水或地下水取水工程区域内的地形等高线、取水头部、取水管井(渗渠)、吸水管线(自流管)、集水井、取水泵房、栈桥、转换闸门及相应的辅助建筑物、道路的平面位置、尺寸、坐标,管道的管径、长度、方位等,并列出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4..6.7 水源取水工程工艺流程断面图(或剖面图)。一般工程可与总平面图合并绘在一张图上,较大且复杂的工程应单独绘制。图中标明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及其水位标高关系。

4.6.8 水源取水头部(取水口)、取水管井(渗渠)平、剖面及详图。
1 绘制取水头部所在位置及相关河流、岸边的地形平面布置,图中标明河流、岸边与总体建筑物的坐标、标高、方位等。
2 绘出取水管井(渗渠)所在位置及组成形式,图中标明各建筑物、构筑物坐标、标高、方位等。
3 详图应详细标注各部分尺寸,构造、管径及引用详图等。

4.6.9 水源取水泵房平、剖面及详图。绘出各种设备基础尺寸(包括地脚螺栓孔位置、尺寸),相应的管道、阀门,管件、附件、仪表、配电、起吊设备的相关位置、尺寸、标高等,列出主要设备器材表。

4.6.10 其他建筑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剖面及详图。内容包括集水井、计量设备、转换闸门井等。

4.6.11 输水管线图。在带状地形图(或其他地形图)上绘制出管线及附属设备、闸门等的平面位置、尺寸,图中注明管径、管长、标高及坐标、方位。是否需要另绘管道纵断面图,视工程地形复杂程度而定。

4.6.12 给水净化处理厂{站)总平面布置囤及丁艺流程断面图。
1 绘出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道路、标高、坐标,连接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各种管道、骨径、闸门井、检查井、堆放药物、滤料等堆放场的平面位置、尺寸。
2 工艺流程断面图,图中标明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及其水位标高关系。

4.6.13 各净化建筑物、构筑物平、剖面及详图。分别绘制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剖面及详图.图中表示出工艺设备布置、各细部尺寸、标高、构造、管径及管道穿池壁预埋管管径或加套背的尺寸、位置、结构形式和引用详图。

4.6.14 水泵房平面,剖面图,
注:一般指利用城市给水管网供水压力不足时设计的加压泵房,净水处理后的二次升压泵房或地下水取水泵房。
1 平面图。应绘出水泵基础外框及编号、管道位置,列出主要设备器材表,标出管径、阀件、起吊设备、计量设备等位置、尺寸。如需设真空泵或其他引水设备时,要绘出有关的管道系统和平面位置及排水设备。
2 剖面图。绘出水泵墓础剖面尺寸、标高.水泵轴线、管道、阀门安装标高,防水套管位置及标高。简单的泵房,用系统轴测图能交待清楚时,可不绘剖面图。

4.6.15 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分别绘出水塔(箱)、水池的形状、工艺尺寸、进水、出水、泄水、溢水、透气、水位计、水位信号传输器等平面、剖面图或系统轴测图及详图,标注管径.标高、最高水位、最低水位、消防储备水位等及贮水容积。

4.6.16 循环水构筑物的平面、剖面及系统图。有循环水系统时,应绘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构筑物(包括用水设备、冷却塔等)、循环水泵房及各种循环管道的平面、削面及系统图(或展开系统原理图)(当绘制系统轴测图时,可不绘制剖面图),并标注相关设计参数。

4.6.17 污水处理。如有集中的污水处理或局部污水处理时,绘出污水处理站(间)平面、工艺流程断画图,并绘出各构筑物平、剖面及详图,其深度可参照给水部分(第4.6.12条、第4.6.13条)的相应图纸内容。

4.6.18 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图纸。
1 平面图。
1)应绘出与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有关各层的平面,内容包括主要轴线编号、房间名称、用水点位置,注明各种管道系统编号(或图例);
2)应绘出给水排水、消防给水管道平面布置、立管位置及编号,管道穿剪力墙处定位尺寸,标高、预留孔洞尺寸及其他必要的定位尺寸;
3)当采用展开系统原理图时,应标注管道管径、标高;在给排水管道安装高度变化处,应在变化处用符号表示清楚,并分别标出标高(排水横管应标注管
道坡度、起点或终点标高);管道密集处应在该平面中画横断面图将管道布置定位表示清楚;
4)底层(首层)平面应注明引入管、排出管、水泵接合器管道等与建筑物的定位尺寸、穿建筑外墙管道的管径、标高、防水套管形式等,还应绘出指北针;
5)标出各楼层建筑平面标高(如卫生设备间平面标高有不同时,应另加注或用文字说明)和层数.火火器放置地点(也可在总说明中交待清楚);
6)若管道种类较多,可分别绘制给排水平面图和消防给水平面图;
7)对厂给排水设备及管道较多处,如泵房、水池、水箱问、热交换器站、饮水间、卫生问、水处理间、游泳池,水景、冷却塔、热泵热水、太阳能和雨水
利用设备间、报警阀组、管井、气体消防贮瓶间等,当上述平面不能交待清楚时.应绘出局部放大平面图;
8)对气体灭火系统、压力(虹吸)流排水系统、游泳池循环系统、水处理系统、厨房、洗衣房等专项设计,需要再次深化设计时.应在平面图上注明位置、顶留孔洞、设备与管道接口位置及技术参数。
2 系统图。
1)系统轴测图。对于给水排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般宜按比例分别绘出各种管道系统轴测图,图中标明管道走向、管径、仪表及阀门、伸缩节、固定支架、控制点标高和管道坡度(设计说明中已交侍者,图中可不标注管道坡度)、各系统进出水管编号、各楼层卫生设备和工艺用水设备的连接点位置。如各层(或某几层)卫生设备及用水点接管(分支管段)情况完全相同时,在系统轴测图上可只绘一个有代去性楼层的接管图,其他各层注明同该层即可;复杂的连接点应局部放大绘制;在系统轴测图上,应注明建筑楼层标高、层数、室内外地而标高;引入管道应标注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压值;

2)展开系统原理图。对于用展开系统原理图将设计内容表达清楚的,可绘制展开系统原理图。图中标明立管和横管的管径、立管编号、楼层标高、层数、室内外地面标高、仪表及阀门、伸缩节、固定支架、各系统进出水管编号、各楼层卫生设备和工艺用水设备的连接,排水管还应标注立管检查口、通风帽等距地(板)高度及排水横管上的竖向转弯和清扫口等;如各层(或某几层)卫生设备及用水点接管(分支管段)情况完全相同时,在展开系统原理图上可只绘一个有代表性楼层的接管图,其他各层注明同该层即可。引入管还应标注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压值;

3)卫生间管道应绘制轴测图或展开系统原理图,当绘制展开系统原理图时,应按照本条第1款第3项要求绘制卫生间平面图;
4)当自动喷水火火系统在平面图中已将管道管径、标高、喷头间距和位置标注清楚时,可简化绘制从水流指示器至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等阀件之间的管道和喷头;
5)简单管段在平面上注明管径、坡度、走向、进出水管位置及标高,引入管设计流量和水压值,可不绘制系统图。
3 局部放大图,当建筑物内有水池、水泵房、热交换站、水箱间,水处理间、卫生间、游泳池、水景、冷却塔、热泵热水、太阳能、屋面雨水利用等设施时,可绘出其平面图、剖面图(或轴测图,卫牛间管道也可绘制展开图),或注明引用的详图,标准图号。
4 详图;特殊管件无定型产品义无标准图可利用时,应绘制详图。

4.6.19 主要设备器材表。主要址备、器材可在首页或相关图上列表表示,并标明名称、性能参数,汁数单位、数量、备注使用运转说明。

4.6.20 计算书。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进行施工图阶段设计计算。

4.6.21 当为合作设计时。应依据主设计方审批的初步设计文件,按所分工内容进行施工图设计。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2: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3 初步设计

3.7 给水排水
3.7.1 在初步设计阶段,建筑工程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器材表、计算书
3.7.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内容;
2)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设计依据的市政条件;
4)建筑和有关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和有关资料。
2 工程概况:工程项目设置,建筑防火类别,建筑功能组成、建筑面积(或体积)、建筑层数、建筑高度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指标,如旅馆的床位数,剧
院、体育馆等的座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数和住院部的床位数等。
3 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汁资料,说明用地红线(或建筑红线)内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由本专业技术审定的分包专业公司的专项设计内容;当有其他单位
共同设计时。还应说明与本专业有关联的设计内容。
4 建筑室外给水设计。
?)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于管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地质及
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说明各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参数、结构型式、基本尺于、设备选型、数量、主要性能参数、运行要求等;
2)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
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浇洒、汽车库和停车场地面冲洗、绿化浇洒和末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等)、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
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景、半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及设备控制方法;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
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如系扩建工程,还应简介现有给水系统;
4)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5)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设计参数、工艺流程及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
6)雨水利用系统:说明雨水用途、水质要求、设计重现期、日降雨量、日可回用雨水量、日用雨水量、系统选型、处理工艺及构筑物概况;
7)循环冷却水系统:说明根据用水设备对水量和计量、水质、水温、水压的要求,以及当地的有关气象参数(如室外空气干、湿球温度和大气压力等)
选择采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组成、冷却构筑物和循环水泵的参数、稳定水质措施及设备控制方法等;
8)当采用重复用水系统时,应概述系统流程、净化工艺并绘制水量平衡图;
9)管材、接门及敷设方式。
5 建筑室外排水设计。
1)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渠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渠横断面尺寸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当排入水体(江,
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水体水文情况(流量,水位);
2)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制度(污水、雨水的分流制或合流制)、排水出路:如需要提升,则说明提升位置,规模、提升设备选型及设计数据、构筑物形
式、占地面积、紧急排放的措施等;
3)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产、生活排水系统的排水量(。当污水需要处理时,应说明污水水质、处理规模、处理方式、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构筑物概况
以及处理后达到的标准等;
4)说明雨水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或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雨水排水量等;
5)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6 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
1)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及根数、能提供的水压;
2)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种用水量定额、用水单位数,使用时数、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平均时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注:此内容在本条第4款第2项中表示清楚时.则可不表示。
3)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选择和给水方式,分质、分压、分区供水要求和采取的措施,计量方式,设备控制方法,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
材质,设备选型、防水质污染、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
4)消防系统:遵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分别对各类消防系统(如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喷水、水喷雾、泡沫、消防炮、细水
雾、气体灭火等)的设计原则和依据、计算标准、设计参数、系统组成、控制方式、消防水池和水箱的容量,设置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叙
述;
5)热水系统:说明采取的热水供应方式、系统选择、水温、水质、热源、加热方式及最大小时热水量、耗热量、机组供热量等;说明设备选型、保温、
防腐的技术措施等;当利用余热或太阳能时,尚应说明采用的依据、供应能力、系统形式、运行条件及技术措施等;
6)对水质、水温、水压有特殊要求或设置饮用净水、开水系统者,应说明采用的特殊技术措施,并列出设计数据及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
7)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水质要求、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处理设施、设备选型,并宜绘制水量平衡图;
8)排水系统:说明排水系统选择、生活和生产污(废)水排水量、室外排放条件;有毒有害污水的局部处理工艺流程及设汁数据;屋面雨水的排水系
统选择及室外排放条件,采用的降雨强度和重现期:
9)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7 节水、节能减排措施:说明高效节水、节能减排器具和设备及系统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措施等。
8 对有隔振及防噪声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说明给排水设施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9 对特殊地区(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上、冻土地区、软弱地基)的给水排水设施,说明所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
10 对分期建设的项目,应说明前期、近期和远期结合的设计原则和依据性资料。
11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2 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提供的技术资料等。

3.7.3 设计图纸(对于简单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般可不出图)。
1 建筑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道路等,并标出主要定位尺寸或坐标、标高,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等;
2)给水排水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排水方向;绘出闸门井、消火栓扑、水表井、检查井、化粪池等和其他给排水构筑物位置;
3)室外给水排水管道与城市管道系统连接点的控制标高和位置;
4)消防系统、中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重复用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的管道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
5)中水系统、雨水利用系统构筑物位置、系统管道与构筑物连接点处的控制标高。
2 建筑给水排水局部总平面图。
1)取水构筑物平面布置图。如自建水源的取木构筑物,应单独绘出地表水或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图。各平面图中应标注构筑物平面尺寸、相
对位置(坐标)、标高、方位等;必要时还应绘出工艺流程断面图,并标注各构筑物之间的标高关系;
2)水处理厂(站)总平而布置及工艺流程断面图。如工程设设项目有净化处理厂(站)时(包括给水、污水、中水等),应单独绘出水处理构筑物总平
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断面图;平面图中应标注构筑物平面尺寸、相对位置(坐标)、方位等;工艺流程断面图应标注各构筑物水位标高关系,列出
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表中内容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主要设计参数、主要设备及主要性能参数;各构筑物是否要绘制平、剖面图,
可视工程的复杂程度而定。
3 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平面图和系统原理图。
1)应绘制给水排水底层(首层)、地下室底层、标准层、管道和设备复杂层的平面布置图,标出室内外引入管和排出管位置、管径等;
2)应绘制机房(水池、水泵房、热交换站、水箱间、水处理间、游泳池、水景、冷却塔、热泵热水、太阳能和屋山雨水利用等)平面设备和管道布置
图(在上款中已表示消清楚的,可不另出图);
3)应绘制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各类消防系统、循环水系统、热水系统、中水系统、热泵热水、太阳能和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等系统原理图,标注于管
管径、设备设置标高、水池(箱)底标高、建筑楼层编号从层面标高;
4)应绘制水处理流程图(或方框图)。
3. 7. 4 主要设备器材表。
列出主要设备器材的名称、性能参数、计数单位、数量,备注使用运转说明(宜按子项分别列出)。
3. 7. 5 计算书。
1 各类用水量和排水量计算;
2 中水水量平衡计算;
3 有关的水力计算及热力计算;
4 设备选型和构筑物尺寸计算。
发表于 2016-1-12 10: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2 方案设计
2. 2. 6 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1 给水。
1)水源情况简述(包括自备水源及市政给水管网);
2)用水量及耗热量估算: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热水供应设计小时耗热量和设计小时热水量,消防用水量(用水量标准、一次灭
火用水量);
3)给水系统:简述系统供水方式;
4)消防系统:简述消防系统种类、供水方式;
5)热水系统:简述热源、供应范围及系统供应力式;
6)中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水量及处理方法;
7)循环冷却水:重复用水及采取的其他节水、节能减排措施;
8)饮用净水系统:简述设计依据、处理方法等。


2 排水。
1)排水体制(室内污、废水的排水合流或分流,室外生活排水和雨水的合流或分流),污、废水及雨水的排放出路;
2)估算污、废水排水量,雨水量及重现期参数等;
3)排水系统说明及综合利用;
4)污、废水的处理方法。

3 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发表于 2016-6-30 13: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123
设计深度200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浙江给排水资料库 ( 浙ICP备17050246号-1 )

GMT+8, 2025-4-5 22:51 , Processed in 0.07488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